研究生院
 
 通知公告 
 学位授权点 
 政策法规 
 学位申请规定 
 表格下载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学科与学位>>通知公告>>正文
 
关于我校推选2013年四川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通知
2013-10-26 14:24  

关于我校推选2013年四川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通知


各院(系)所:

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2013年四川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和工作安排,我校将推选4篇硕士学位论文参加此次评选。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我校省级优秀学位论文推选工作在学校学位委员会统一领导下,由研究生院学位办具体组织实施。

二、评选的原则、标准

(一)原则

省优秀学位论文推选工作遵循“本人自愿、科学公正、注重创新、严格筛选、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

(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标准

1、选题属本学科的重要问题,在理论或方法上有创新,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

2、研究成果较为突出,有较明显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3、理论分析深入,实验手段先进,实验数据真实,结论可靠;

4、论文不存在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问题。

三、参评范围及推荐、评选名额

1、参评范围:主要为我校2011年和2012年评选出的院级优秀学位论文;如已将2011年和2012年毕业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相关内容被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的,亦可参选。

2、推荐名额:本次推选不设名额限制,各院(系)所符合条件的学位论文均可参选。

3、评选名额:我校本次可推选4篇参加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选。

四、工作程序及时间安排

省优秀学位论文推选采取由下而上、逐级申报的程序进行。按照各院(系)所自评推荐、校学位办组织专家评审、公示和公布等步骤开展。

1、各院(系)所自评推荐。在推荐过程中,要注意把好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关,参评论文须经论文指导老师签署学术道德方面的意见,不组织自评工作的单位推荐论文将不予受理。各单位接到本通知后,即对本单位参评范围的学位论文进行自评和推荐,并将推荐出的结果及相关材料于2013年12月20日报送至院学位办。

2、专家评审。校学位办将对各部门推荐的候选进行学位论文学术不端检测,并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复审确认。

3、公示。为接受监督,保证推选质量,我校的省优秀学位论文的推选名单将在全校进行公示,

4、公布。经公示,无异议的候选名单将以学校名义参加本次由省教育厅和省学位委员会组织的四川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

五、材料报送及要求

报送材料包括书面材料和电子文档材料,具体要求如下:

(一)各部门开展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工作总结材料(一式一份)。

(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1.报送的纸质材料包括:

(1)与存档原文一致硕士学位论文。请用双面打印或复印后装订。

(2)每篇论文对应的四川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推荐表(见附件2)、作者简况表(见附件3)。请按顺序装订成册,与相应的硕士学位论文夹放在一起。

(3)四川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推荐汇总表(见附件4);

(4)推荐表中所填代表性成果的证明材料,包括: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刊物封面、目录及论文复印件、被SCI、EI等收录的检索证明;专著封面和版权页复印件;获奖证书或专利证书复印件等,并单独装订。

(5)学位论文学术不端检测结果(加盖学位办公章),与相应学位论文夹放在一起。

以上纸质材料需提供一式二份。

2.电子材料

(1)硕士学位论文原文(PDF格式);

(2)四川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推荐表(WORD格式);

(3)用中文以外的文字撰写的外国语言文学(0502)论文

的详细中文摘要(WORD格式);

(4)作者简况表(WORD格式);

电子文档命名规则如下表,请各申报单位按以下规则命名。

文件内容

文件格式

申报单位命名

1.学位论文原文

PDF

YS_10632_作者姓_LW.PDF

2. 四川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推荐表(见附件8)

WORD

YS_10632_作者姓名_TJB.doc

3. 论文中文摘要(排版格式参照附件5)

WORD

YS_10632_作者姓名_ZY.doc

4. 作者简况表(见附件9)

WORD

YS_10632_作者姓名_ZZDS.doc

联系人:宋杰、朱琳;联系电话:0830-3160965。


附件:1.论文中文摘要格式

2.四川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推荐表

3.作者简况表(硕士)

4.四川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推荐汇总表


泸州医学院研究生院

2013年12月11日


附件【2013121110437569.doc已下载
关闭窗口

Copyright(C)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南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泸州市龙马潭区香林路11号 招生就业办:0830-3161326;培养科:0830-3161696;学位办:0830-3162811   学生科:0830-2637996  邮编:646000